《青岛理工大学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他用青春守卫着祖国北大门

   期次:第417期      查看:16   





  他曾怀着求知的渴望,在图书馆遨游于书海;他曾在教室聆听老师的教诲,认真学习专业技能;他曾在操场自由奔跑,青春在校园里激荡。后来,他携笔从戎,成为一名忠诚的边防卫士,在北方静静守护万家灯火团圆。他叫王坤坤,青岛理工大学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。
  好男儿就是要当兵2014年6月,王坤坤正为毕业答辩做准备,这时他已找到了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。但在王坤坤看到大学生入伍征兵宣传的那一天,所有轨迹都改变了。经过与学校武装部老师的认真沟通,从小就向往参军的王坤坤,毅然决然选择参军入伍,加入武警边防部队,从一名基层战士做起。当年9月,王坤坤踏上了北上的列车,开始了军绿色的生活。
  人的成长就像杯子装水,只有把水倒掉,才能装入新东西,当兵就要褪去“学生样”,穿上迷彩,就要有军人的热血。初入军营,王坤坤面对的是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连训练。全封闭的军事化管理、高强度的军事训练,对每个新兵都是体力与意志的双重考验。与其他新兵相比,王坤坤在年龄和体力上不占优势,最吃力的是在寒冷环境下的三公里。但“大学生士兵”的标签,激励他在严格的训练中咬牙坚持下来,而且时刻要求自己拼尽全力做到最好。摸底预考那天,户外温度零下21度,三公里跑时冷冽的空气刺激的气管生疼,胃里不断的翻腾,王坤坤吐了跑、跑了吐,挺到了终点,取得了优秀成绩。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,王坤坤顺利通过了新兵连考核,拿到了同批战友里唯一的荣誉———“优秀士兵”,让“大学生只会学习”的声音彻底消失了。
  危难关头勇当尖兵经历时间的洗礼,王坤坤褪去了新兵的稚嫩,成为一名老兵班长。他带兵没有过多的话语,常常就是“看我的,跟我上”,底下的战士也都很佩服他。
  一次夜间紧急武装集合,王坤坤和战友们一起前往边境某地抓捕企图越境的杀人犯。经过半个小时的蹲守,发现了可疑人员。在盘问的过程中,嫌疑人转身就逃。当地地形复杂,只能徒步追捕,而且坎坷的地面情况给抓捕带来了许多困难。但王坤坤和战友们不顾危险,紧盯不放,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。
  这样的情况常常发生。当许多人都在梦中沉睡时,王坤坤和战友们一起守护着辖区百姓的安宁,捍卫着军人和机动队的荣誉。
  四季交替轮回,到了军校报考时,王坤坤因各方面素质都比较优秀,获得推荐资格。不管是预考、体能统考、档案审查、文化统考,王坤坤都顺利过关,并取得了北方考区军事考核第四、文化统考全区第五的好成绩。
  前往新疆报到时,指导员一句“兄弟,中队永远是你的娘家,常回家看看”,让王坤坤这位“头上缝针都不吭一声”的铁汉留下了热泪。
  在历练中不断成长在新疆训练基地,作为班里唯一的老兵,王坤坤被任命为副班长。任命时,班长对他说:“我不管你有什么本事,带出兵来才是本事”。
  王坤坤一直记得大学辅导员说过的一句话: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,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员。”为此,他以身作则,带领每一位入警大学生一起成长进步。
  班里人员家乡地域不同,军事素质参差不齐。其中一名云南籍战友体能较差,是自行摸底时综合成绩最差的一个。王坤坤想方设法帮他提高成绩:每次集体训练结束后,都带他开小灶增加训练项目;每次战友有情绪想放弃时,都耐心细致帮他疏导压力,谈心鼓励。最后的考核中,这位战友在王坤坤的一路领跑下,顺利冲到终点,完成考核目标。
  学校教会了王坤坤如何思考,而部队则是他成长和历练的舞台。以全优成绩顺利结业后,王坤坤分到了某边检站监护中队任职。在新岗位上,他主动作为,从中队实际及自身优势出发,设立每周三为“中队学习日”,让每名战友都能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,取得不错的成效,人人有所学、人人有所教、人人都可以当教员。他还撰写了名为《论基层部队如何保留优秀骨干类人才》的调研文章,并获得了“内蒙古公安厅政治工作优秀调研文章三等奖”。
  呼啸寒风,绵延北疆,王坤坤用自己的行动和青春践行着当初的誓言,带领着中队官兵驻守在边境一线,用忠诚和热血守护着祖国的北大门,守卫着口岸及辖区的安宁。王坤坤说:“正因为青春只有一次,我才奉献给国家;正因为只有一次,容不得我们去追忆什么,去踌躇什么,也正因为如此,才称得上是青春。”

青岛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7422次访问,全刊已有2271196次访问